老司机经验之谈:如何在雨天安全行驶
发布时间:2015-10-19 12:29:46   发布人:

雨天频发的交通事故,大多是因为车主缺乏涉水经验所致。如何在雨天安全驾车,看看老司机是怎么“见招拆招”的。

见招 追尾

拆招“稳、慢”当先

车主:张强

雨天,最常见的事故就是追尾了。“特别是长时间处于干燥状态的路面刚刚下过小雨,是最危险的。”车主张强提醒说,长时间干燥的路面遇到小雨时,雨水和灰尘混合在一起,使得路面非常滑,说严重一点,这样的路面堪比与冰面。因此,车主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谨慎驾车,尽量使用二挡或三挡,且时速不要超过40公里。如果需要停车,最好提前100米左右就开始减速,轻点刹车,给后面的车辆留出足够的应对时间。

张强强调,在大雨情况下驾车,要与前车保持一定距离,不要跟车太近,更不要频繁超车。尤其在超越大型车辆时,大车溅起的水花会让小车司机在几秒钟内看不清车外的情况,这样就很容易发生意外。如果在驾车时遇到暴雨,一定不要忘了及时打开双闪灯。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由于大雨造成的视线障碍,让驾驶者不易判断自己与前车之间的距离,而及时打开的双闪灯,可以在大雨中有效提高周围车辆驾驶者的警惕性,同时也可以帮助对方判断行车距离,避免发生高速追尾事故。

另外,雨天在城里驾车还需特别留心路上的行人。张强根据自己多年的驾驶经验总结说,行人在下雨天打伞、穿雨衣之后,视觉、听觉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稍不留意便会发生意外。因此,遇到行人时,应提前减速慢行,多鸣笛,小心避让。

见招 过积水区

拆招 低速、轰油门

车主:常利

在大雨瓢泼时,路况不好的路面或者低洼地区很容易形成积水,车主驾车经过积水区时,稍不留意便会深陷其中。如何顺利通过积水区呢?车主常利表示,在经过积水区时,不要急于涉水。在通过积水区之前,可以观察前车通过的路线和速度,感觉积水的深度以及状况,判断自己所驾车辆能否通过。通常情况下,只要水深不超过排气管的高度,一般都无大碍。通过积水区时,应低挡稳住油门,一气呵成平稳通过。切不可中途换挡、停车。如车辆遇到特殊情况停下来时,也要通过不断轰油的方式使发动机的排气压力高于水压,避免积水回流。“通过积水区时切不可车速太快,车速太快很容易冲起积水,吸进空气滤清器,导致发动机进水熄火。”常利强调说。

“汽车顺利通过积水区后,也不要急于加速行驶。”常利解释说,通过积水区后,往往会在散热器、轮胎、底盘以及车身上沾有一些杂物,发动机也会附着水珠。所以在通过积水区后,应该将车靠在路边,清理杂物,烘干发动机上的潮气和水珠,然后低速行驶。在低速行驶过程中,应轻踩几次刹车,让制动蹄片与制动鼓发生摩擦,蒸发水分。

见招 行车视线受影响

拆招 检查雨刮器,及时除雾

交警:李学安

雨天,行车时雨刮器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驾驶员的视线。

车辆远光灯、近光灯、雾灯、刹车灯功能是否完备,在下雨的夜晚同样影响驾驶员的视线。所以雨天开车除要谨慎驾驶、保证车辆机械正常工作外,还要保持良好的行车视线。

如雨刮器操作失灵,不能及时清理掉风挡玻璃上的雨水,就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有着多年驾驶经验的交警李学安说,在雨季来临前,一定要对雨刮器等部件进行检查。如果雨刮器扫水不彻底,雨水不断“沾”在车玻璃上,可将车蜡涂在车窗上,使玻璃表面形成蜡膜改善视线。在没有车蜡的情况下可用肥皂、洗洁精等涂在挡风玻璃上,照样能起作用。

雨天夜里行车,使用远光灯会形成炫目的光幕,要避免使用远光灯而改用近光灯或雾灯。李警官说,雨天行车关闭车窗后,前挡风玻璃很容易产生雾气,这时应打开空调热风吹向前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出现雾气时,也要打开后挡风玻璃加热器,尽快消除雾气。

雨天行车,车辆间相互磕碰时有发生。李警官说,为了避免此类状况的发生,驾驶员应相互谦让、文明驾驶,更应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有序通过拥挤路段,切勿逆行或变道行驶。在通过积水路面、塌陷路面、下水井附近时,一定要先仔细察看路况,谨慎小心通行。

很多时候,冷静方能化险为夷。

■应对侧滑

为了预防侧滑,在起步、停车、转弯等时一定要“温柔”。因制动原因造成侧滑,应立即松开刹车和油门。如果是前轮侧滑,应反打方向。反打方向时注意不能过急或时间过长,否则车辆可能向相反的方向滑动;如果是后轮侧滑,要将方向朝侧滑的一侧纠正,切不可打反方向。

■应对陷入泥坑

一旦汽车陷入泥坑,应先挂上倒挡,然后改变车轮行进方向,最后挂入低速挡,利用发动机的冲力驶出泥坑。如果汽车继续打滑无法前后移动,可在驱动轮前后垫些石块、砖头、木板、树枝等摩擦力大的物品,或者在驱动轮上缠绕绳索,以加大车轮的抓地力,使汽车平稳开出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