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同学”发来的二维码损失近千元
发布时间:2017-06-13 10:41:54   发布人:

扫描“同学”发来的二维码损失近千元

 


  案件回放▲▲▲

  只要拿起手机扫一下二维码,便可轻松付款,二维码给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让犯罪嫌疑人有机可乘。最近,安徽省芜湖市一名女大学生就因为扫描同学发来的二维码,损失近1000元。

  4月初的一天,大三学生小王正在宿舍里用手机登录QQ跟好友聊天。忽然,她收到昵称狒狒的好友发来的信息:宝贝,我在淘宝网买了两件衣服。我的支付宝里没有钱了,你帮我先付款,我回头给你。

  狒狒是小王的同学小敏,两人是好姐妹,平时关系不错,也曾临时救急互相代为付款。看到好友发来的信息,小王没有多想,当即答应:好啊。随后,对方发来一个网站链接,让小王扫二维码。小王用手机扫描后,用自己的支付宝付款688元。付款后,小王仍然跟对方聊天,谁知对方却不再说话了。

  小王听说过网络骗子的事儿,感觉不对劲,怀疑自己是不是遇到骗子了。于是,她给小敏打电话:我给你汇的钱收到了吗?小敏很奇怪:我没有让你给我汇钱啊?

  你刚才不是在QQ里跟我说在网上买了衣服,让我帮你汇钱吗?小王继续问道。

  哎呀,我忘记告诉你了,我的QQ号被盗了……”小敏话音未落,小王急忙检查自己的支付宝,发现账号又损失了近400元。这下小王彻底明白了——自己真的被骗了,她立即赶到派出所报案。

  案件分析▲▲▲

  二维码生成软件很普遍,制作二维码也很容易,二维码带来了生活方便,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本案中,犯罪分子使用二维码生成器,将病毒程序链接在二维码上,用盗取的他人QQ号冒充熟人与受害人聊天,利用受害人没有防范的心理,引诱受害人扫描这条有毒的二维码汇款,进而通过二维码植入的病毒盗取受害人钱财。

  民警支招▲▲▲

  祖霜洁(安徽省芜湖市公安局镜湖分局民警):

  公安机关要加大相关安全防范宣传力度。尽管防范诈骗宣传已广泛开展,但部分群众仍然屡屡中招。基层公安机关和民警可以通过走访、座谈、面对面讲解等传统办法以及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方式,结合实际案例,向广大群众揭露不法分子利用二维码诈骗的方式,提醒大家避免上当受骗。

  市民要提高自身防范意识。扫码有风险,常备防范心,不论是朋友发来的还是大街上的扫码得礼物等活动,大家都不要轻易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

  另外,可以在手机中安装二维码检测工具,设置定期更新模式,自动检测二维码中是否包含恶意网站、手机木马或恶意软件的下载链接等安全威胁。

  受害人一旦发现因扫描二维码被骗或损失钱财,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并及时修改账户密码,保留相关物证,为公安机关侦查破案提供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