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须防范转账截图被“偷梁换柱”
发布时间:2017-06-13 10:41:34   发布人:

商家须防范转账截图被“偷梁换柱”

 



  如今,手机支付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大到连锁百货商场,小到早点铺、菜摊,大大小小的商户都在摊位前贴上两张二维码,加入手机支付的潮流。一些不法分子也开始在手机转账上动手脚,面对面转账时偷梁换柱,造成商家的财产损失。

  案件回放▲▲▲

  331日,南京市湖北路一超市收银员王女士报警称,有3个年轻男子到店里买香烟,称已扫付款二维码,并把付款截图信息给自己看过。王女士却一直没收到对方的付款,于是报警求助。无独有偶,同一天,一名戴眼镜的男青年来到黄先生的超市称要买香烟,转账付款后拿走了价值680元的香烟,黄先生也迟迟未收到钱款。

  通过监控追踪,416日,南京鼓楼警方将3名嫌疑人抓获归案。据他们交代,因为发现很多商家并不会及时查看手机确认到账的提示,同时因为扫码付款是个新鲜事物,有些经营者并不精通。骗子通常以系统延时为由取得商家信任,得以把商品骗走。

  案件分析▲▲▲

  警方调查发现,两起案件存在一些奇怪的巧合。

  手机付款通常采用两种形式——顾客扫店家和店家扫顾客。后者一般多见于大型连锁商户,前者一般是个体小商户,店家张贴的二维码一般都是个人转账二维码。而这两起案件中,付款方式都是前者。

  警方发现,这两个被骗的商家都没有第一时间确认手机到账信息,只是看了一下对方提供的转账成功页面,即把商品交给对方。这两起案件中,骗子购买的都是金额较大的烟酒类商品。

  警方在其中一个店家的监控中找到了答案,骗子用的是偷梁换柱招数。

  当他们进入商家后,其中一人暗中观察商家贴出的二维码,并用自己手机扫码,目的是获知商家昵称,然后把自己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昵称改成与商家一致。然后,他把改过昵称的二维码发给同伙,这时候同伙去买烟并扫描商家的二维码,但他其实并没有转账,而是迅速退出,转而扫了刚刚同伙发来的二维码,钱就转到了同伙的账上。随后,他将转账成功的页面出示给商家,商家一看:昵称是我的,钱款是对的,还有什么理由怀疑呢?

  民警支招▲▲▲

  史文泽(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湖南路派出所民警):

  我们在办案中发现,有些被骗的商家直到报警时仍搞不清楚到底是被骗了还是系统出了故障。在此提醒商家,扫码收款之后,一定要通过手机实时确认到账提醒,不要轻信转账成功页面,做到银货两讫,保障自己的权益。

  关于二维码诈骗案件的防范,民警要多说几句:

  1、要求付款码截图,99%是骗子。一旦把付款码给了对方,就代表同意付款,千元以下不需要输入密码且交易即时到账,付款后很难追回。

  2、设置屏保密码,给自己的手机加道防护锁。

  3、设置支付密码,给自己的钱款多加把锁。

  4、各种二维码名目繁多,切勿见乱扫。